精選好康

【理財】湊免運真能省到?原來5個陷阱讓你「沒賺還倒虧」

 

逛賣場時,告示牌上寫著「買1送1」、「滿千送百」等優惠標示,總是吸引許多人爭相購買,你是否也是其中一人呢?雖然看似划算,但可能不小心就會讓你的錢從指縫中滑過;不只促銷使人瘋狂,其實日常生活中埋藏許多讓你荷包失血的小陷阱,本文整理出5項民眾很容易犯的省錢錯誤,想存錢的人趕快來看看自己誤觸幾個地雷吧!

一、訂閱服務超划算?要視薪資能力、使用頻率而定

市面上有許多訂閱服務方案,只要月繳或者年繳固定的小金額就可以無限次使用平台或APP的服務,例如:某運動APP推出,只要月繳299元就可享有一系列專業的影片指導,不用出門只要跟著課程做就可達到瘦身的效果,比健身房便宜許多……

不僅運動項目,其他像是音樂、報章雜誌、影視串流、遊戲、運動等平台或APP,幾乎都有推出訂閱方案。但消費者真的有善加利用這些服務嗎?如果一個月有一半的時間都未使用,等於浪費了這筆錢。

知名理財Youtuber「柴鼠兄弟」建議,訂閱服務的費用看似親民,但長期累積下來也是不小的數目,等於「用不到的東西,再便宜都不划算」;理財達人「尼莫」指出,月薪3萬元的小資族,月繳299等同於月薪1%,投資成本頗高,不如花同樣的錢去買高品質的需求品。

二、賣場促銷方案讓你賺到了?先檢視自己有無需求

「買1送1」、「滿1千元送200元」、「加20元多一件」……這是在大賣場或消費商場上常常看到的優惠告示,許多人看到特價就會失心瘋把商品買回家,並且認為自己賺到了。

日本人氣理財顧問市居愛在《金錢整理》書中指出,這種心理作用就叫做定錨效應(Anchoring effect),第一眼看到的資訊會在腦中留下印象,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。為了避免不理性的消費,她建議大家給自己一天的時間考慮是否真的需要那項用品,說不定一天過後就會發現家裡已經有類似的用品,想買的慾望也會因此而降低。

網購非得湊免運才有省到?集點卡真的替你撿到便宜了?下一頁看你有沒有中了陷阱!

三、不用繳「網購運費」有省到?專家:硬湊的才是浪費

不少電子商務主打「滿額免運」,許多消費者為了湊到免運條件,額外下標原本沒有急迫需要的商品,結帳時發現超出原來設想的預算,但又會說服自己賺到了一波免運優惠。這到底是省錢還是虧錢呢?

理財專家賴憲政在《股市憲哥的14堂財商課》指出,這些「硬湊」的商品多半在收到貨的當下就被打入冷宮,表面上的省錢與實際上的損失只有一線之隔,在購買任何一件物品時,消費者務必要有克制力才可預防優惠的陷阱。如果還是無法抵抗免運的誘惑,不妨換個角度思考,這筆錢是否賺了運費,卻賠掉一件衣服的錢?

舉例來說,A網拍推出「滿千免運」,如果你要買一件699的牛仔褲,還差301元就湊到免運,等於要買超過301元才符合免運條件,這時架上有299、399、499、599的選項,選299勢必要選2件才會超過301,而399~599的衣服你又不喜歡,該如何抉擇?

無論選什麼都必須付399元以上的錢(因為299未達免運資格,勢必要選2件以上,最少也要付299×2=598,因此最少也要從399的衣服選起)那何不選擇付運費80元就可解決這種困擾,也不需要多花那些冤枉錢。

四、集點卡真的替你撿到便宜了?搞清楚自己要撿什麼

許多商店都會推出會員卡、集點卡等活動,多半是鼓勵消費者多光顧就可以累積點數,等到累積符合資格時,就可免費兌換某一種額度的產品,而且大多都有時間限制。看似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同時也可賺到免費產品,事實上消費者只是跟商家的遊戲規則走,無形之中就增加消費者的購買行為。

省錢達人張偉明曾在《90%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》一書推薦序中提到,有一個朋友送他折價券和集點貼紙,他計算了一下,要享受折價券的優惠必須要再消費1萬多元才可達成,而那些換來的贈品都不是他「需要的」,事實上根本沒有省到錢。「這世界從來不缺商品,缺的是你我荷包裡的錢」,所以要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,才可逃脫省錢迷思。

五、少喝一杯飲料、少抽菸,一年省萬元

如果你每天都有喝飲料、咖啡,或者抽菸的習慣,建議減少次數或者直接戒掉,不但可避免疾病找上門,一年至少可以省下數萬元。把這些錢拿去投資,還可替你賺更多的生活費,何樂而不為?

全美首席理財大師大衛.巴哈(David Bach)提出「拿鐵因素(Latte factor)」,一些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日常消費,一杯咖啡看似小額花費,實際上累積的金額比想像中的驚人;舉例來說,有一對夫婦每天早上習慣各喝一杯拿鐵,30年累積高達70萬元,如果從這些浪費掉的錢開始省,就可以慢慢累積財富,甚至支應其他更重要的生活開銷。

來源

觀看人數: (66)

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,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、權益、請來信檢舉,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,謝謝合作!信箱:service@samhenda.com